当前位置 > 首 页 > 学习园地
|
|
☉ 卡耐基妙语金言
|
卡耐基妙语金言
<一>
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。
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,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以解脱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。
具有成熟心灵的人,不会陷于自己的困难当中,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、接受它,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、解决。他们不会去乞怜、不会绝望,也不会去找借口逃避;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面对不幸——就是接受它。当我们的生活被不幸遭遇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时候,只有时间可以把这些破片捡拾起来,并重新抚平。
光只信仰并不足以让我们变得成熟。信仰的好处是能增加勇气。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,不致临阵退却。有时候, 我们的行动和信你也会有矛盾的地方。
<二>
既然你已经来到世上,就应庆幸自己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,应该把自已的禀赋发挥出来。
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,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,看清自己的长处,明白自己的短处,便能踏稳脚步,达到目标。
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——一是思考能力,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妥当处理的能力。
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,或你拥有什么,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。
仅只劳心的工作,并不会让人感到疲劳。大多数疲劳现象源于精神或情绪的态度。
为所有而喜,不为所无而忧。凡是往好的一面去想,这种习惯比收入千镑还好
<三>
一个人要想受到他人的欢迎,或被人接纳,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。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,的确需要尽点心力。
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,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。
忧虑最能伤害到你的时候,不是在你有所行动的时候,而是在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后。
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。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,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。
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,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,创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
|
☉ 学习的智慧
|
学习的智慧
曾经,有一个学生诚惶诚恐的来请教他的老师,学生问:「老师,请问我要怎么样做,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?」
这个学生的老师,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,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,笑了笑之后,反问学生说:「那么,你认为应该怎么样,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?」
学生想了想,立刻说:「我以为,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,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!」
大师又笑了笑,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,放到嘴边,大大地咬了一口。大师望着他的学生,口中不断咀嚼着苹果,不发一言。
过了好一会儿,大师才又张开嘴,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,吐在手掌当中。
大师伸出手,将已嚼烂的苹果拿到学生的面前,然后对着他的学生说:「来,把这些吃下去!」 学生惊惶地说:「老师,这……这怎么能吃呢?」
大师又笑了笑,说:「我咀嚼过的苹果,你当然知道不能吃;但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华呢?你难道真的不懂?所有的学习,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的——」
是的,有些事情的答案,如果能够经过自己的思考,而来获得许多人生宝贵的答案,那是值得的!
毕竟,苹果新鲜而甜美的滋味,是需要由你自己深刻来品尝与体会的。
学习的过程中,除了你自己,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;透过知识的吸收,加上你不断地反省、思考,化为自己宝贵的经验,这就是智慧的开启之处,也是奠定你一生能够永续成长的真正基础。
|
☉ 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:积极主动
|
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:积极主动
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,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,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。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、惹人厌或具侵略性,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。
我经常劝导有意更上一层楼的人,加倍积极进取,不妨做爱好和能力的测验,研究适合从事的行业。甚至设法打听试图加入的机构正面临何种难题,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,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。
这叫做“顾问式销售”(solution selling),是事业成功的主要诀窍之一。
通常前来咨询的人都不否认,这么做的确大有助于求职、晋升,只是一般人都找出各种借口,不肯采取必要的步骤,主动开创机会。
“怎么打听某行业或某家公司的困境呢?谁肯帮我?”
“我不知该到哪儿去做爱好和能力的测验。”
“我想不出来该如何表现自己。”
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,事实上,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。在我家,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,让别人替他设法收拾残局。即使孩子年纪还小,我照样要求他们:“自己想办法。”而家人也已习惯这种作风。
要求责任感并非贬抑,反而是一种肯定。主动是人的天性,尊重这种天性,至少可提供对方一面镜子,以便清晰且未扭曲地反映自我。
由于个人的成熟度不同,对尚处于情绪依赖阶段的人,不必期望太高。但至少可创造有利的气氛,逐渐培养他的责任感。
化消极为积极
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,尤其再配合聪明才智,差距就更远了。
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,进而追求圆满人生,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。因此本书其余六个习惯,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精神为后盾。每个习惯都仰赖你积极主动,如果你消极等待,你就会受制于人,一旦受制于人,发展与机会便不会降临。
我曾经参加过某个行业的每季业绩检讨会,记得当时正值景气落入谷底,那一行所受的打击尤其大。因此会议一开始,各厂商的士气都很低落。
第一天的会议主题是该行业的现况。许多业者表示,不得不裁掉熟识的员工,以维持企业的生存。结果会后,每个人都比会前还要灰心。
第二天讨论该行业的未来,主题围绕着日后左右其发展的因素。议程结束时,沮丧的气氛又深一层,人人都认为景气还会更加恶化。
到了第三天,大家决定换个角度,着重于积极主动的做法:“我们将如何应对?有何策略与计划?如何主动出击?”于是早上商讨加强管理与降低成本,下午则筹划如何开拓市场。以脑力激荡方式,找出若干实际可行的途径,再认真讨论。结果为期3天的会议结束时,人人都士气高昂,信心十足。
这次会议的结论是:
本行业目前的情况并不好,未来的趋势显示短期内还会更恶化。
但我们采取正确的对策,改进管理,降低成本,并提高市场占有率。
因此,这个行业的景气会比过去都好。
积极主动又与积极思考有所不同。积极主动不仅承认现实,也肯定人有权选择对现实环境做出积极回应。任何团体,包括企业、社会团体及家庭,都可以汇集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,对环境主动出击,以达成群体的共同目标,建立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。
不要说“我办不到”
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意识检讨自身的观念,以言语为例,它颇能真切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。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,言语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。例如:
“我就是这样。”仿佛是说:这辈子注定改不了。
“他使我怒不可遏!”意味着:责任不在我,是外力控制了我的情绪。
“办不到,我根本没时间。”又是外力控制了我。
“要是某人的脾气好一点”,意思是: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率。
“我不得不如此。”意味着:迫于环境或他人。
言语态度对照表:
消极被动
* 我已无能为力
*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
* 他使我怒不可遏
* 他们不会接受的
* 我被迫……
* 我不能
* 我必须
* 如果
积极主动
*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
*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
*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
*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
*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
* 我选择
* 我情愿
* 我打算……
有一次有位学生向我请假,因为他想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。我问他:“你是自愿,还是不得不去?”
“我真的没办法不去。”
“不去会有什么后果?”
“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剔除。”
“你希望有这种结果吗?”
“不希望。”
“换句话说,你为了想待在校队所以要请假,可是缺了我的课,后果又如何呢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
“仔细想一想,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?”
“你不会开除我吧?”
“那是社会后果,是人为的。反之,不能加入网球队,就不能打球,那是自然后果。缺课会有什么自然后果?”
“我想大概是失去学习的机会。”
“不错,所以你必须两相权衡,做个决定。我知道,换了我,也会选择网球队,但请决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。”
最后这个学生当然还是参加比赛,但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。
行动胜过“感觉”
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。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,变得更加自怨自艾,怪罪别人的不是、环境恶劣,甚至与星座也有关系。
我曾碰过这么一位男士,他说:“你说得很有道理,可是每个人的状况不同。你看我的婚姻,我和太太已经失去了往日那种感觉,我真的很担心,或许我们已不再相爱,这该怎么办?”
“已经不再有爱的感觉了?”
“是的,可是我们有3个孩子,真叫人放心不下,你可有什么好建议?”
“去爱她。”我说。
“可是我告诉过你,我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。”
“去爱她。”
“可是你不了解,没有了感觉如何爱?”
“正因为如此,你才要去爱她。”
“可是我办不到。”
“老兄,爱是一个动词,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成果。所以请你爱她、关心她、照顾她……你愿意这么做吗?”
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,爱都是代表动作,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。
好莱坞式的电影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念——因为爱只是感觉,没有感觉,便没有爱。事实上,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。就像母亲忍受痛苦,把新生命带至人世,爱是牺牲奉献,不求回报。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,无微不至,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,爱的感觉由此而生。
|
☉ 信念是一粒种子
|
信念是一粒种子
很久以前,为了开辟新的街道,伦敦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。然而新路却久久没有开工,旧楼房的地基在那里,任凭日晒雨淋。
有一天,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了这里,他们发现,在这一片多年来未见天日的地基上,这些日子里因为接触了春天的阳光雨露,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。奇怪的是,其中有一些花草却是在英国从来没有见到过的,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。
这些被拆除的楼房,大多都是在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时建造的,大概花草的种籽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。它们被压在沉重的石头砖瓦之下,一年又一年,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机会。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一旦它们见到了阳光,就立即恢复了勃勃生机,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。
小小的种子真令人惊叹,它们是如此的柔弱却又如此的坚韧,即使在沉重的砖瓦下压上数百年,它们依然能够保持自己鲜活的生命。一旦阳光照耀,一旦雨露滋润,它们便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。 一粒种子,即使被埋没数百年,依然蕴藏着生的希望;那么一个人,当他处于困境时,又当如何呢?
有一年,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,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。阳光下,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,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。口渴似炙,心急如焚---大家的水都没了。这时,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,说:“这里还有一壶水,但穿越沙漠前,谁也不能喝。“
一壶水,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,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。 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,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,又露出坚定的神色。终于,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,挣脱了死神之手。大家喜极而泣,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---缓缓流出来的,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!
炎炎烈日下,茫茫沙漠里,真正救了他们的,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?他们执着的信念,已经如同一粒种子,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,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“绝境“。
事实上,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。无论遭受多少艰辛,无论经历多少苦难,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,那么总有一天,他就能走出困境,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。
人生就是这样,只要种子还在,希望就在。
|
☉ 行动力的来源
|
行动力的来源
一般人没有办法行动,还是因为老问题——他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。
假如我确定今天要去买一套Dunhill的蓝色西装,价值三万五千块。当我一去店里看,如果有的话,我就会立刻购买。可是假如我不是很确定,我就会犹豫不决无法立刻付诸行动。
一个人没有办法突破,没有办法行动,是他不了解行动力的来源。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行动通常可以归纳出两点:第一点,就是他为了追求快乐;第二点是为了逃离痛苦。
我时常在演讲会问我的学员:“在座想要成功的请举手?”他们都举手。
我说:“想增加收入的请举手?”他们也举手。
我说:“想让自己更幸福、让家庭更美满的请举手?”他们还是举手。
我说:“目前已经统统做到的请举手?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举手。
我说既然你那么想,为什么没有达成呢?
因为我们害怕失败,害怕被拒绝,不敢行动。我说假如你不行动,你会成功吗?不会。你不去拜访顾客,业绩会提升吗?不会。既然知道不会。为什么还是不动?关键就是因为他们的恐惧胜过了他们可以得到的成就感或快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逃离痛苦是最大的动力
一个人逃离痛苦的影响力比追求快乐要来得大。像每一个人都想要成功,可是当他每次去拜访顾客之前,满脑子里想的是被顾客拒绝,被拒绝的力量抹灭他想要成功的欲望。
很多人没有办法突破,我就问他:“这是你要的吗?”
他说:“不是。”
我说:“你不改变会有什么后果?”
他说:“很惨。”
我说:“有多惨?”
他开始形容,哎呀,会怎么样……会怎么样……会多惨……多惨……
我说:“五年之后不改变呢?”他说:“这怎么可 以。”
我说:“十年之后还是不变呢?”
他说:“我会自杀。”
我说:“假如二十年呢?”
他说:“那我一定躲着不敢见人。”
事实上他知道要改变,可是他没有想到长期负面的影响力。要让自己行动,必须先研究自己长期不行动有哪些负面的影响。你现在不去拜访顾客,你的业绩会提升吗?你未来会更成功吗?你现在不踏出那一步、不敢突破心理障碍,十年之后会有哪些负面的影响呢?
什么事情先从最坏的地方开始想,然后再想万一我现在就行动的话,这可以带给我多大的好处,会使我多快乐,可以使我赚多少钱,可以让我人际关系建立得多好,可以让我家 庭多幸福、多美满。
当你先给自己痛苦,再给自己快乐的时候,你就觉得这个行动是值得的。可是,一般人都只会用追求快乐的动力。一般人没有办法说服他的顾客购买,没有办法影响别人,就是因为他总是只用快乐在激励别人。
事实上有些人是需要用痛苦的,关键在这里。你还没有行动就是因为痛苦不够。有很多人破产之后会立刻站起来,而且后来变成百万富翁,为什么呢?
因为他觉得破产很痛苦,这不是他要的。他不想一辈子都在原地踏步、永远没有安全感、永远没有办法经济独立。他有一个梦想,可是他并不知道他的行动方案还有计划是不会实现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是“想要”还是“一定要”
要让事情改变,你必须先改变,要让事情变得更好,你必须先把自己变得更好。要让你的目标可以达成,要让自己可以快速突破,你就必须快速地改变你自己。要让你的目标可以达成,要让自己可以突破,你就必须找方法来突破。
但事实上突破的方法太多了,关键是你的意愿够不够。百分之九十九的意愿加上最好的方法,还是没有效,因为还有1%你可能会放弃。没有方法,可是意愿非常强的人迟早会找到方法的。
我相信你一定会认同这样的想法。记住,改变先是靠意愿,之后才是靠方法。
事实上这在我身上体验非常多次。每当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即使我找不出方法,都会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方法,即使是一个不是很有效率的方法,至少我都会完成它。可是当我意愿不是很强的时候,这时候就没有动力。
有很多主管一直在研究属下有哪些问题,属下的问题只有两种,一个是态度的问题,一个是技巧的问题。你可以问自己,你的属下到底是态度有问题,还是技巧有问题?假如属下的技巧有问题,那是你的问题。假如属下的态度有问题,那是他的问题。
一般人都喜欢改变别人的态度,但这个人不愿意做、不想做,那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。他到底想不想要突破?他到底是不是一定要突破?他是不是现在就要突破?假如他是明天要突破,我没有兴趣。
在我的成功学座谈会当中,有一个马来西亚的高级主管告诉我:“陈老师,我想戒烟。”
我说:“你是‘想要’还是‘一定要’?”
“嗯……嗯……嗯……”
“你到底想不想?”
“嗯……嗯……嗯……”问了几次以后,他才说:“想。”
“什么时候想?是十年后想,五年后?一年后?还是现在想?”
“嗯……嗯……嗯……”
“照你现在的想法,会不会戒烟成功?”
他说:“不会。”
“那你究竟要不要戒?”
“ 要。”
“那不是矛盾吗?你什么时候要?”
“现在。”
“那你现在的问题是什么?”
“没有问题啦。”
事实上关键就在于他有没有决定现在要。只要你现在要,一定要,一定会有方法的。只要你相信你能,你一定做得到。所有的事情和目标,只要你非常地渴望,你都可以实现的。
所有的障碍也一样,你还没有突破,是因为你还不够积极。你还没有突破,是因为痛苦不够多。你还没有突破,是因为突破的快乐不够多。只要你能够运用追求快乐、逃离痛苦的力量来影响自己,你的行动力一定会倍增的。
但是有很多人还是会找借口,我不行、我不能、时间不够、钱太多、太贵、太浪费、太奢侈、有没有效……讲了一大堆借口有没有帮助?事实上没有。每一个人都必须排除借口,百分之百对自己的生命负责,勇于认错,快速行动,大量学习,你才有成功的机会。马上行动!
|
|
|
|
|
|
|